保靖县纪委监委驻复兴镇蓬桂村工作队走访返乡创业青年杨秀举(中),了解其养蜂的基本情况。
复兴镇蓬桂村建档立卡户滕建军养殖稻花鱼,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稻花鱼纯收入2万余元,成为脱贫增收的“致富鱼”。图为滕建军捉鱼时,满脸幸福的笑容。
复兴镇鸭坝村开展精准扶贫知识竞赛,让群众全面了解扶贫政策,提高扶贫帮扶满意率。
脱贫攻坚中,湘西纪检人不仅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而且进村入寨对口扶贫。自2015年起,保靖县纪委监委先后对该县复兴镇蓬桂村、河边村、鸭坝村对口帮扶。在村里,纪检扶贫人不仅强基础、兴产业,而且大胆创新,扬正气、树新风,为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坚实基础。
那是2014年,父亲患上冠心病、母亲患上乳腺癌,大女儿在读书,小女儿嗷嗷待哺,妻子打理着一家上下,一家6人就靠张世杨一个人打工赚钱,无奈,张世杨戴上了“贫困帽”。那时,他38岁,入党一年。
“作为一名党员,我还当了贫困户,拖国家后腿,让村民看笑线年,经济状况稍许好转的张世杨便主动脱贫摘帽。
脱贫后,张世杨先是在外打工,后又回到村里种脐橙。2019年,他又在花垣县一家农业专业合作社找了一份司机兼管理的工作。
张世杨的一举一动,都被保靖县纪委监委驻村扶贫工作队的队员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2020年下半年,河边村村支两委着手换届选举。保靖县纪委驻村扶贫工作队吴绍竹一下子就想起了张世杨:年轻、能干、不甘贫困,这个人值得推荐。
今年1月,张世杨正式当选村支书。目前,他正准备成立一家村集体农业专业合作社,流转荒山闲田,搞特色种植养殖。河边村离高速路口只有四五公里地,离保靖、花垣县城都不远,他首先想到的是种蔬菜。他说:“种蔬菜,见效快,让大家把信心树起来。有致富的信心,就什么产业也能做起来!”
这是一个被大山环抱的村,村里找不到一块几十米长、宽的平地,房子都建在山坡上。村里的公路,围绕着房子左冲右突。村部楼前的坪场,也不过三四米宽。山陡路也陡,且弯,大部分路段都不能会车。
彭图良家就在路边,一眼望去,新修建的小洋楼,倒有点打眼,外墙贴着瓷砖,坪场外立着数米长护栏,护栏上的水泥葫芦镶着金边。这金边,在这样偏僻的农村极为少见。
见到彭图良的当天,气温接近20摄氏度,他穿得比较厚实,还戴着帽子。这跟他的年龄实难相配——他出生于1972年,还不到五十岁的年纪。
彭图良在8年前患上皮腺癌,做过手术,术后身体并未完全恢复。近来,他时常脸部发麻,不时还要到县中医院电诊治疗。
因病致贫,他享受了一系列精准扶贫的好政策。2017年,享受易地搬迁政策,他从破旧的木房搬了出来,住进了宽敞、干净的砖房;住院治病时,个人支付部分很少;女儿上学,还有生活补助。
上一次,得知他脸部发麻,他的帮扶人保靖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唐正还专门给他带来了一个脸部按摩仪。
他屋坪场上那个水泥葫芦的金边,就是彭图良自己买金漆,自己摸索着涂好的。他说,要尽自己所能,把家里搞得更干净一点、更漂亮一点。
彭图良时常在心里算账,家里开支很少,妻子和已经成年的儿子在外打工,有两笔收入,日子正在慢慢好起来了。
因为离邻县花垣县城不远,复兴镇蓬桂村村民到花垣县城讨生活的不在少数。退伍回来的村民滕毅就在城里的一家保安公司做高管,管理着200多人,是这群人中的佼佼者。
滕毅时年37岁,有自己的认识:现在搞精准扶贫,政策好、力度大,正是建设家乡的好时机。
上任第一件事是调整低保,有人要调进来,有人要调出去。一些调出去的人说了怪话。
上任第二件事是美丽庭院改造,村民自己施工,村里按面积提供沙石和水泥,好些人都找滕毅想多要一车两车。滕毅不得不黑着脸拒绝。
“我有些难受。”滕毅想不通,自己回村里来,不图名,不图利,结果干每件事都有阻力,还把原来处得好好的乡亲得罪了。
这时,保靖县纪委监委驻村扶贫工作队向目进找到滕毅,跟他谈心,告诉他:“你做得好,我们全力支持你!有我们纪委驻村工作队在,你可以放心!”
有了工作队的支持,滕毅慢慢进入了状态,低保调整、庭院改造、通组桥梁建设、联通网络建设、厕所改造……一桩桩一件件,滕毅回村时的梦想正变为现实。
村里的基础设施,能改造基本上都改造了、完善了,雨天出门脚上可以不沾泥。滕毅此刻想的是,如何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发展一个集体产业。有了产业,才能让更多年轻人回来。
在一些蓬桂村村民眼里,滕建勇是个“刺头”,村里的大小事,看不懂的他就问,看不惯的他就讲。
2015年,保靖县纪委扶贫工作队进驻蓬桂村。如滕建勇一般喜欢参与讨论村务的村民,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村务监督员。
滕建勇开始忙碌了。上面来了项目,村里要评一些指标,有人反映情况,涉及村务,村干部、扶贫队员都要找他一起商量。
“哪些人家是危房,哪些人可以吃低保,村支书一个人说了不算,我们都要参加评议。”每次评议,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村民代表、村务监督员都要到场,有时候十多个人,有时候三五十个人,滕建勇充分享受到主人翁的感觉,“除了村支部的支部会议我不参加,其他村里所有会议我都可以参加,我不想去,他们也要打电话喊我去。”
同时,保靖县纪委还在蓬桂村建立了“村权监督微信群”,从每一户人家中至少邀请一人入群;村干部、乡镇驻村干部和纪委干部,一同入群,与群众实时交流;并强制性要求村支两委,对村内29项小微权力清单的决议结果,必须公开公示在群里。有了群,滕建勇关心村务就更加方便。
保靖县纪委在蓬桂村的这些探索,后来成为基层微权力监督的湘西样本,受到省里的肯定。
这两年,滕建勇自己辞去了村务监督员身份,专心在家里养鸭子。同时,村里也挂牌成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村务监督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村的项目都是透明的,指标都是公认的,现在没得讲的了。”他说,“要讲,就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