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订阅手机青年报,移动用户发送qnb到10658000,每天资费不到一角钱。
来源: 景德镇日报作者:叶文兴发布时间:2013-07-17 16:17
概要:景德镇在线岁的金仲创办仲安陶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一无资金,二无经验,三无渠道的情况下,短短5年时间内迅速崛起。金仲,也因其在艺术陶瓷市场上开出新路,成为景德镇著名艺术陶瓷经纪人之一。金仲,一个典型的中国梦励志故事。
景德镇在线岁的金仲创办仲安陶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一无资金,二无经验,三无渠道的情况下,短短5年时间内迅速崛起。金仲,也因其在艺术陶瓷市场上开出新路,成为景德镇著名艺术陶瓷经纪人之一。金仲,一个典型的中国梦励志故事。
没有存款,日常生活开支捉襟见肘,这是金仲2009年时候的处境。面对一家大公司伸出的橄榄枝,金仲却选择自主创业,进入到艺术陶瓷行业。“老公我支持你!”小他12岁的聪明干练的妻子富有智慧,当年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嫁给了金仲。
金仲过去鼎鼎大名。策划运营景德镇第一个商业地产项目新跃时尚广场,帮助策划运营《瓷都晚报》并拉来浙江投资商,伊龙大酒店的创立和发展与他有关,他还对江西锦龙实业集团有过贡献作为景德镇著名职业经理人、文化人,十年前景德镇日报、江西日报都曾以大篇幅进行专访报道。
“我在47岁时候事业归零了。”金仲回忆说,曾有的职业成功并不能改变其它原因带来的人生困境,自己需要重新出发。“你只给我三年时间让我试试”,他对妻子说。和一个朋友共同创办陶瓷文化公司(没多久朋友退出了)后,短短4年时间里,公司发展远超出金仲和家人朋友的想像。“我很欣慰找到了死之前还可以做的事业,”金仲说,做这个事情,一是为了退休以后还有事干,二是越到后面越好做,因为手上瓷器个个是好东西,十年三十年后更了不得,所以觉得现在做的事情蛮好,不是用钱来衡量的。2012年,他对一个手里有钱找项目的同学建议说,“一个项目的好坏,是看你退休后还能不能做!”
“我有时候在想,金仲这样的人何以存在?”老朋友冯旭亮说。这位20年前金仲的同事,现在已是市文广新局副局长,他眼中的金仲是“博览群书、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厚积薄发”。
人生总是在时代洪流中前行。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掀起新的改革开放高潮,金仲辞去令人羡慕的公职,成为最早职业经理人之一;在职业生涯中策划运营的多个项目,都开了景德镇先河;现在创办的仲安陶瓷文化公司,也不走守旧之路。
2009年12月18日,金仲筹备的景德镇首届工艺美术大师展览和“仲安之夜”盛中国濑田裕子小提琴钢琴音乐会成功举行,小提琴大师盛中国、钢琴家濑田裕子音乐家与陶瓷艺术家互动,这种形式在景德镇是第一次。“我喜欢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金仲笑着说。
潘凯声,艺术泰斗王锡良得意弟子,和金仲合作后改变了以前作品有价无市局面,使得更多人认识到其艺术水平和价值。著名国画家陈轻舟的第一个知音也是金仲,在景德镇很多人还不认可陈大师的情况下,金仲率先发现其创作艺术价值并成功推广;青年艺术家余斌,曾经的作坊高手,经过仲安公司的培养和打磨,成功摆脱只注重工艺的匠气,走出属于自己的风格道路;舒天鹤,山水大王王云泉的高徒,三十多年一直坚守着传统粉彩山水;冯少胜,醉心于青花釉里红还有诸多从一开始就和金仲保持互动的艺术家,现在也都受到北京、上海、香港、台湾等地区高端人群的关注和喜爱。
已经谢顶多年的金仲,每天步行上班,金仲说自己不是在做生意,只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跟艺术家交朋友,能帮做什么就做什么,“要让艺术家一生受益。”连他8岁的小儿子也说:爸爸就喜欢陶瓷。
“你是伯乐,”王锡良说。这位伯乐相中的千里马却一个个“不正常”,只知道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听到对作品的夸奖,觉得你是在恭维依附他,听到说作品不好,觉得你不懂艺术、狗屎。“这是他们应有的艺术特质,我喜欢这样的人。”金仲笑了,“如果他很会来事,到夜总会比别人跑得还快,跟这种人还怎么合作?没意思。”他有着自我选择标准:第一,靠作品说话,有没有艺术性;第二,人品如何,是否具备艺术家气质,说话算不算数;第三,是否有学习力,今后能否提高。
“凭什么说我的作品不好?”起初的余斌,有时不解。这位青年艺术家,曾先后两次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卖九,在作坊里被誉为汾水高手。“原因很简单,好也分层次”,金仲告诉他,“你的好不是我想要的好。”2013年5月,“醉美汾水余斌陶瓷艺术作品展”引起轰动,人们看到与以前完全不同的余斌。余斌也引起了北京嘉德拍卖公司的注意,一场面向全球的网络在线“余斌陶瓷艺术作品专场拍卖会”即将举行。
很多同行都认为金仲的做法太累、太慢。金仲的解释是,要有大的作为就不能急功近利,要按照市场游戏规则来做事。他想要的是艺术,希望艺术家越往后画得越好,等再过10年20年之后,能够站到景德镇乃至全国前列,这样就必须做长线,让艺术家做足功课,有创作理念,把作品创作到极致。
在景德镇,常见模式是:经纪人把作品拿过来,转手就卖。金仲则不同,假如和艺术家签约三年,三年过后,如果三分之一作品出手是最好的状况,三分之二出手就是失败,如果留下很多东西,金仲才认为是成功。
“大事可做,大线年之后,正是经济大环境发生转变时期,外界对于景德镇艺术陶瓷的批评和攻击也带来冲击。在市场整体下滑情况下,金仲和仲安文化公司却逆市上扬,卓然不群。
2010年,香港收藏大家张先生遇到金仲。张先生自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收藏景德镇瓷器,艺术修养高深,非常喜欢纯艺术性东西,除了收藏有“珠山八友”作品,王锡良、李俊,熊汉中、傅尧生等一批顶级人物的作品,都有收藏。正是这位张先生,在金仲那里见到诸多艺术家的作品,喜出望外,连连说“好东西,好东西。”陈轻舟、潘凯声、冯少胜、大翁、释了禅、卞哲甫、胡伟平等人的作品都被他收藏,这让金仲坚信自己眼光是对的,“我那时刚起步,给我鼓舞很大啊。”
光阴似箭,大浪淘沙。三年时间未到,妻子的担心现在不仅烟消云散,而且她还成为金仲事业上的得力助手。金仲在人生最糟糕的时候开始创业,许多人都不相信他能做到今天这一步。奇迹,偏偏就发生了。是什么让一个曾经重重跌倒的人又重新站立起来,并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