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的行测中主要分为五大部分:常识、言语理解、判断推理、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其中资料分析所占比重较大、分值较大,且相对来说较易拿分,所以做好资料分析是行测成功上岸至关重要的一环。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由于资料分析中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里面包括很多专业领域的专有名词,所以想读懂每个资料,就要求我们掌握一些基础的统计术语,那么今天我们来讲下,资料分析中最基础的部分——统计术语(上篇)。

资料中作为对比参照的时期成为基期,而相对于基期的时期称为现期。描述基期的具体数值我们称之为基期量,描述现期的具体数值我们称之为现期量。

【例1】如果研究“和2012年相比较,2013年的某量发生某种变化”,则2012年为基期,2013年为现期;如果研究“和2013年8月相比较,2013年9月的某量发生某种变化”,则2013年8月为基期,2013年9月为现期。

【例2】“2011年某商品价格上涨6.8%,2012年该商品价格上涨了6.2%”。

“2011年某商品价格上涨6.8%”,说明2011年某商品价格相对于2010年商品价格上涨了6.8%;“2012年该商品价格上涨了6.2%”,说明2012年某商品价格相对于2011年商品价格上涨了6.8%。

例如:今年五月与去年五月相比较;今年第一季度与去年第一季度相比较;今年上半年与去年上半年相比较;十二五期间前两年与十一五期间前两年相比较。

环比,是指“与紧紧相邻的上个统计周期相比较”,包括日环比、周环比、月环比等。

同比与环比相似点:“同比”、“环比”表示的都是现期量的变化情况,均用百分数表示;

同比与环比区别点:“同比”、“环比”最主要的区别是基期量不同,“同比”的基期是上一年的同一时期;“环比”的基期是紧紧相邻的上一时期;

Tag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